演出、讲座

回顾|(一)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回忆和联想

发布时间:2023-06-06 来源: 编辑:yhj 浏览次数:748次

 一朋友发给我一张老照片,请我辨认,其中除音乐老师沈思岩、杨增慧夫妇及两个女儿外,有十几个男女学生,其中有我本人。我自己没有这张照片,而且对这张照片当时的场景没印象了,故很珍贵。我仔细看了一下,除沈思岩先生家4人及本人外,能立刻认出的只有顾氏兄妹(他们主要弹钢琴)和李息云(合唱团员,个别练声),后经微信查询及查看我编写书中的其他照片,经过核对,又辨认出几人,其他有的面熟,姓名记不起了。从着装及其它因素结合判断,这张照片应摄于1949年秋,地点在沈先生罗苑(今平湖秋月一带)家中。人员其他似多与钢琴班或音乐欣赏有关,我和李息云则是合唱团个别练声成员,何以凑在一起,说不清楚了。

当年浙大并无音乐系或艺术系,但竺校长有远见,认为大学生都应该受点艺术教育,故他抗战前来校后就开始聘音乐老师。沈思岩、杨增慧二位先生是1942年在贵州入职的,当时浙大西迁至贵州办学。

浙大复员回杭后,沈思岩先生的课堂教学任务主要是:1、给师范学院学生开设声乐课(必修);2、给其他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声乐课(选修)。课外则是指挥浙大合唱团练混声合唱(每周一次2小时),每学期均有汇报演出,临演出前会适当加班,还有各种小节目需要指导。此外,当时无艺术特招生制度,而各声部总要有领唱人员,故每期每声部都会由老师选出一二名团员参加个别练声,每周一次,一次2人,轮流教授,相互观摩。地点有时在校内,有时会去老师家中,所以沈先生是不空的。1948年末,为了适应开展群众歌咏的需要,他又开设小指挥培训班,工作更多。

杨增慧先生的课内任务是开设音乐欣赏课,每周三晚上,一次2小时,不但讲解,还要现场放唱片欣赏。为了丰富唱片资源,竺校长1947年出国访问期间,专门节约经费,买了一台新电唱机和400多张唱片回校,交由浙大合唱团音乐欣赏组毛昭晰等分类保管,并利用这些唱片,在周六晚上开唱片欣赏会。杨增慧先生另一工作则是教钢琴班学员,每期人数我不清楚,但总数应有几十人。课外则是为合唱团练唱及演出伴奏。当然,钢琴班自己也有演出任务。个别练声、开培训班、周末音乐欣赏晚会(同学负责,老师指导)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对于沈思岩、杨增慧二位先生而言,也无所谓课内课外,我认为,教师对他们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由于他们无私的付出,学生们受益匪浅,特别像钢琴班、个别练声学生这种个别接触较多者更是如此。业务老师通常上完课人就走,答疑找助教,而且那时的学生似乎更喜欢自己钻研,同学互助,连助教也少找。当年大多本科生,去过教授家者很少,反不如音乐老师,尤其像我们这种个别练声者,去老师家机会更多,有时会吃点点心,练得过时了甚至会吃顿便饭,关系自然更亲近。休息时还会闲聊几句,交流思想,相互启发,这就有点亦师亦友的味道了。所以,即使他们后来离开浙大,去了北京,各时段都有些学生还与他们保持联系,在京者经常去他们家拜访或欢聚,在外地者(比如毛昭晰和我等)去北京出差时,大多会抽时间去看望他们,这种关系持续多年,即使沈思岩先生去世后,我们也去看望过独居的杨增慧先生。这种友谊甚至延续到其下一代。2000年左右,我在编写《浙江大学音乐生活六十年》时,沈先生大女儿沈凯蒙就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后来,沈凯蒙夫妇来杭时,我们在杭团友也与她们欢聚、接风。

浙大合唱团这名字持续时间其实并不长,是在1946年复员回杭后,又经过一段时间才命名的。在贵州时期都叫歌咏队,1949年解放后也叫歌咏队,但因从1942年起,指挥一直是沈先生,直到沈先生1952年离校,而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事实上练习时也大多是混声合唱,所以,大家都乐于接受“浙大合唱团”这个名称。浙大合唱团是很有凝聚力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事:

1、办刊:大约1991年前后,由北京朱兆祥等老团友发起,为了加强联系,交流情况,积聚资料,建议创办《浙大合唱团通讯》,由团友较集中的城市轮流主办,第一期就由北京团友负责,得到大家热烈响应。以后就由杭州、南京等轮流主办,共出六期,大小文章200余篇,主要涉及有关合唱团的往事,尤以贵州时期的居多。后因大家年事已高,且有关内容也基本写完,决定停刊。这些内容为我后来的编写,提供了很大帮助。

2、立碑:1992年是浙大建校95周年纪念日,也是合唱团建团50周年(从1942年开始),故大约与办刊同时,也是由老团友们创议,全团集资修建浙大合唱团纪念碑,一呼百应,很快集资完成,校方也积极响应。后决定碑文由一家居河南的老团长拟定,并提出初步样式,具体由学校建筑设计院设计,施工外包,学校指定专人负责。碑文书写由杭州团友毛昭晰负责邀请书法家完成,校内由林新民团友联系。设计完成后,时间就很紧张了,又因碑拟用大理石贴汉白玉,杭州无厂能做,经联系,广州有厂能做,学校派专人去,联系、督促并派专车运回,校内连夜施工,终于在校庆前夕完成,圆了广大团员的心愿,也成了学校的重要文化景点。

3、返校演出:共两次。一次即参加95周年校庆活动,40余人参加,演唱了浙大校歌和抗敌歌;另一次是1997年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当时正处于四校合并前夕,新浙大筹备小组已成立,李岚清副总理要来参加,又是百年大庆,学校特别重视。团友们也有回校祝贺并登台演出的愿望。于是,我们组织了80人返校,69人登台,选择了一首贵州时期团友们唱过的“我所爱的大中华”,作为重点歌曲。当年正好香港要回归祖国,该曲也颇合时宜。事先在京、沪、宁、杭四地分别集中练习了5—8次,然后要求大家提前3天到校,集中练习3次,又与浙大老年合唱团一起练习浙大校歌和毕业歌一次。指挥由曾任团长的沈文信(离休前曾任解放军军乐团管弦乐团指挥)担任,钢琴伴奏也由钢琴班团友担任,不料临时得知,舞台上没有钢琴也没台阶,只好临时找一青年教师帮忙,用手风琴伴奏,我们也准备了一段朗诵词。经过紧张排练,百年校庆大会(在大操场上)后,我们与老年合唱团联合演出了浙大校歌和毕业歌。

当晚,在文艺晚会上演出了“我所爱的大中华”,一出场就获得热烈掌声,当朗诵到参加演出69人,平均年龄72.4岁时,又是一阵掌声。观众的热情鼓舞了我们,朗诵者情不自禁,更动真情,当朗诵到“我所爱的大中华啊!我们永远爱你、爱你,祝我中华万岁万万岁!”台下掌声又起,团友们开始热情地歌唱,指挥也热情奔放,挥舞双手,明快有力。一曲终了,掌声雷动,为答谢观众热情,临时加唱了“团结就是力量”,当指挥转而面向观众时,台下发出了有节奏的掌声与合拍的歌声,把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团友们退场后,我留下参加谢幕。演出结束,一位老年贵宾香港曹光彪先生对我说:“唱得很好,很有激情。”一位副校长也对我说:“合唱团很有凝聚力,节目很好,这是浙大特有的。”文委桂老师也说:“唱得很有激情,很好,台湾叶楚贞校友(也是团友)的现场采访回答也很好,许多同学很受感动,热泪盈眶。”事后听说,有的同学甚至说:“看了演出胜读四年书,从老校友身上看到一种精神,懂得该如何做人”。

这次演出证明了浙大合唱团确实很有凝聚力,也表明了艺术的感染力。我当时已退休近5年,次年即将年满70周岁,不会再回聘了,正在考虑是否将余生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做些事情,但未下决心,这次演出后,基本下决心了。后来事实表明,本世纪第一个10年我确实在这方面尽力做了点事情,年过80,跑不动了,该做能做的也差不多了,于是重心转移,关心别的方面,但个人的爱好还以不同形式保留着。

个人简介:雷道炎,男,四川长寿人,1928年1月生于四川自贡市。1946年考入浙大化工系学习。1951年毕业留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先后兼任工艺党支部、塑料党支部书记、高分子化工教研室主任等社会及行政工作。1982年初调校图书馆仼副馆长、馆长,1986年晋升研究馆员。1993年初退休。校内回聘6年。70岁之后义务为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敲边鼓。从2001年起,先后内部出版了《浙江大学音乐生活六十年》、《解放前后浙江大学艺术社团活动回忆录》等各类书籍20余种,包括自选集《平凡真实的一生》上下集,上集副书名为(一一回忆录,心路历程一一),下集副书名为(一一小草集一一)(2011年),自选集《求是文存》上下集,收集各类杂文180余篇(2018年),均供内部交流。2012年还录制碟片3张,包括《耄耋老人在歌唱》(上下2张),收录一生喜爱歌曲30首和巜学运之声》,收录解放前夕流行歌曲18首,复制250份,供内部交流。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