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部公共体育中心部分教师利用寒假时间,完成了《运动安全教育》理论讲稿并为全校大一大二学生印发了《浙江大学运动安全教育》手册。经部委会讨论决定在第四周集中讲授《运动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按照本周上课时间,各位学生在紫金港体育馆听取了理论讲授并进行了观摩和实践急救方法。
3月25日周一上午8:00,学生准时在紫金港体育馆门口集合,各班统一整队进入,并按指定的位置就坐。上课内容分为两部分:1、《运动安全教育》理论;2、学生观摩和实践急救方法。在理论讲授中,从大学体育,百年浙大体育引入,浙大体育教育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理念,以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提高技能、培育品德、养成习惯为主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目的是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由于自身特点或其它因素,运动也隐含着风险与伤害,如不注意安全防范就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违背了参加运动的目的。随后,授课老师讲述了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应提高运动安全意识,要在思想上重视、并为体育运动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准备;体育运动应当遵循安全预防、自觉积极、循序渐进、适宜负荷、全面发展、持之以恒的六大原则;注重安全防范,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整理放松运动,并注意体育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加强自我医务监督,了解掌握运动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等,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
理论讲授之后学生分八组进行观摩和实践环节(即心肺复苏),人的脑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只能维持6分钟的存活。当患者因意外事故心脏停止跳动时,必须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心脏跳动。学生们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实践了:意识丧失判断要领,抢救的体位要求,徒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部按压等。
体艺部公共体育中心将在本周为全体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讲授,为科学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普及安全知识,确保运动安全,创建安全运动环境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