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印·世界”“一带一路”图形印系列名家作品展圆满落幕

浙大体育与艺术
2023年11月22日 12:23

图片

10月23日-11月12日,“印·世界”“一带一路”图形印系列名家作品展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展览由西泠印社、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浙江大学学生书画社承办。此前,该展览已于宁波城市展览馆、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


图片


展览期间,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创作意图,特举办品鉴会。品鉴会由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高念华老师主持,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创研处处长丁竹英、宁波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张桂烨、“一带一路”篆印创作科研项目组组长阮解老师共同出席。


图片


此次展览作品内容以“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名称、国花(区花)、人物以及当地标志建筑、特色动植物、山川河流等为元素,融合中国传统篆刻的要义精神,进行图形印的创作,有效促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展出96件名家作品。现场既有原拓印屏和印章实物,精致典雅,可赏可品;也有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放大印作及装置,场面宏阔,效果强烈,具当代审美意味。


图片


图片


阮解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图形印、分享图形印创作背后的故事。阮解老师以导览的形式,结合现场展品进行讲解。


图片


在介绍他以中国为题材创作的一方滚筒印时,阮解老师分享了将中国传统篆刻中的四灵印、华表造型、尧、舜、禹及孔子、孟子、老子英文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创意。在介绍谢吉昌老师以阿联酋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时,阮解老师称赞了该作品对于金石味的大胆表现,并强调了注重金石味在图形印创作中的重要性。在介绍韩啸笙老师以中国澳门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时,阮解老师称赞了该作品在图面布局上的巧思,介绍了该作品中线条变化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图片


通过阮解老师生动的介绍,在场的同学们对本次展出的图形印背后的创作故事有了了解,对图形印的创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片


图片


参与师生对本次导览反响积极。他们纷纷表示,通过研读图形印作品,能够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从而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并希望类似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多多举办。


图片


文案 | 浙江大学学生书画社 胡丁乐、余奕 

图片 | 浙江大学学生摄影协会 虞璟轩 

排版 | 书画社宣传部  张悦 

审核 | 书画社宣传部 杜江晗 


为更好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播

特刊载部分优秀篆印创作及创作思路

以期帮助观众更好地研读展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中国台湾Taiwan China


作者

杨舵哥 Yang Duoge


创意要点

地区名:Chinese Taipei(英语),取五湖四海,和谐共舞,凤凰展翼,繁荣昌盛,携手共进之意。

 

创作感想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我华夏民族历五千年,血脉绵延不断,文化传承不止。作为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吾辈青年何其有幸,如一叶扁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像一块海绵,汲取先辈之经验;似一束火把,传承民族之精神。

此印以“台北”为题,肖形刻之。台北市乃我国台湾省之省会,其地处我国东南,常年温度高湿气大。于四象之中,其方位对应朱雀,故而此印设计以朱雀之形象为主体。图腾信仰自古有之,四象圣兽之纹饰殷商前便已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形象广为人知,形式多种多样,遍布全国。已知的表现形式便有岩画、陶器、青铜器、石雕、玉雕、瓷器、纸本、绢本、绘画、话本小说、奇闻异志等是为民族文化之形象化表现,也承担了民族认同之纽带作用。

四象之一朱雀守护的是南方,正对应天四象之太阳及候四象之夏季,因而五行之中,朱雀属火。圣兽朱雀守护着南方大地,守护着宝岛百姓,护佑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此印上部取材自新石器时期陶器舞蹈纹。其形象生动活泼,寓意美好。印中刻有九个人手牵着手,共同舞蹈。寓意两岸人民心连着心,血脉相连,共同进步,长治久 (九)安;九个人左右两侧为四个和五个,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全国民族大团结。五十六个民族共同舞蹈,共同庆祝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共筑中国梦。

“两岸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岸同根同源,血出一脉。宝岛台湾如谦谦游子,翘首故乡。盼望着盼望着,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革命先辈于右任先生于台湾曾作《望大陆》诗,深切表达对大陆的思乡之情。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永不能忘,大陆宝岛同根同源;永不能忘,台湾人民望我大陆,思归故乡;永不能忘,祖国统一势在必行;永不能忘中华崛起吾辈担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中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周弋寒Zhou Yihan


创意要点

国名:CHINA (英语简称),国宝:大熊猫。


创作感想

在2023年3月份看到“迎亚运图形印展”征稿启事的时候,我就萌生了刻“中国”印题材的念头。2018年我随四川川对外文化交流代表团出访了三个国家,我的任务就是画熊猫,所到国家上至国家元首,下至百姓,都对中国熊猫表现出了特别的喜爱。所以这次我把熊猫作为主题创作了“中国熊猫印”这件作品,一是各国人民都喜爱中国熊猫,中国符号强烈;二是熊猫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憨态可掬,可爱顽皮。

在创作的时候我使用了中国画的技法来对能猫进行造型,力求简洁明快,特征明显,使用写意印的刻法,大胆奏刀,小心收拾,最终成此印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中国香港 Hong Kong China


作者

郭晶 Guo Jin


创意要点

香港特区名:HK (英语缩写)

取香港金紫荆广场雕塑、中银大厦为纹样。


创作感想

我居深圳,与香港毗邻,偶有往来,故相较于其他不甚,于创作上或有优熟悉的地区与国度,自以为选择“香港”

紫荆花是多数人都极易联想到的创作元素。位于香港会展中心新冀海旁的博览海滨花园内的金紫荆广场上,矗立着著名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此雕既包含了区花,更做了延展,意征也十分美好。想来用此,定会多添些新意。

“HK”乃香港英文的缩写。为丰富画面,我也将这个元素掺了进来:小写的字母“h”融合了“香港中银大厦”的侧面剪影;大写字母“k”则是与发声仪器“音叉”的造型相结合,于是“团结、和谐、美满”之意即可通过图形完整的表达出来。

将字母与图形以汉印回文的方式来排布,有本可依;于印式上,以圆为外形来增加古意,印内有刻框来稳定秩序。刻治之中,陡刀双冲以营造铜铸感;复辅以残破,以不失金石味。

而反观秦汉肖形印,当时多盖成封泥以便取阅,细节丰富。后世则铃成朱蜕,印中的细节皆不能显现。正是基于此,故于细节尽量少刻画,而多留白。印成而视之,虽杂有英文,然而秦汉意味不减,印味十足。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中国澳门Macao China


作者

韩啸笙 Han Xiaosheng


创意要点

大三巴牌坊


创作感想

正值杭州亚运会开幕之时,作为一名内地前往澳门研学的学子,我深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用我所学专业,以非文字图形印为题材,进行篆刻创作是具有里程碑和纪念意义的。澳门是中西文化碰撞之地,用传统文化艺术,在方寸之间体现澳门文化,由此来表达我对中国澳门的喜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我选取的是澳门八景之一的“大三巴牌坊”作为主题,大三巴牌坊虽然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但其建筑雕刻精细,巍峨壮观,既展现出西方建筑风格,又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

我平常擅长工稳一路的印风,而大三巴牌坊上面精细的浮雕也让我吃了很多“苦头”,所以在绘制草图的时候也进行了删繁就简,并运用冲切结合的刀法,使作品里的每一根线条钝涩斑驳,像极了大三巴牌坊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浴火重生后留下了斑驳岁月的痕迹仍然屹立不倒,这一刀一笔都表达着我这两年对澳门的流连与热爱。

非文字的图形印创作也是“大印学”的研究范畴,篆刻艺术百花齐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形印文化会尤为绽放,吾辈愿为其上下而求索,金石永存!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巴基斯坦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作者

王杰Wang Jie


创意要点

国名:پاکستان(乌尔都语简称)

棉花、茶叶、小麦、黄麻


创作感想

在中国篆刻印风发展中,图形印早在春秋战国以及汉代就已形成并成熟。再到元代图像押印兴起,成为篆刻艺术中一门比较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人物、花卉、鸟兽或纹饰等入印,通过篆刻印化表情达意。特别到近现代篆刻大家楚生翁,在图形印创作中更是拓展了创作视野,为当代图形印创作实践重开新境

“世界图纹与印记”是立足于大印学概念之上,结合传统图形印来进行探索实践。我有幸参加了甬尚西泠组织的两次创作实训班,从看到实验组首批成员的尝试作品,到自己的两次尝试。我前后刻了10余方探索作品。这次参加西泠印社公开征稿“迎亚运”非汉字与图形印作品展,相比前两次,我在创作思路上也更大胆一些了。以下是三点个人的创作感受。

一是,创作主题取与舍的选择。根据所列参加亚运会的亚洲国家和城市,我选取了巴基斯坦进行创作。按创作要求以国名、国花为创作元素,也可结合该国标识性元素进行延伸。在对巴基斯坦概况进行了解后,最终选定国名 (乌尔都语)结合国徽中象征立国之本的棉花、茶叶、小麦、黄麻四种农作物展开设计创作。

二是,非汉字印化效果的协调。在章法上通过对国名和四种农作物进行印化处理,尽量使块面、线条、边框形成统然而对所要表现载体是非汉字,要在固有创作语言中解决冲突感和陌生感,完成后总体效果还是有些具象,失了些金石意味。

三是,大印学概念探索的意义。中国篆刻历代印风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探寻的过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拓展“大印学”格局,结合“世界印章史”开展中国篆刻与世界图形印与非汉字印章的实验和探索。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样式,至少在实践中能为理解传统打开新的思路。个人认为这为学习传统形成固定模式提供了新方法,艺术创作需要新鲜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巴林The Kingdom of Bahrain


作者

李维达 LiWeida


创意要点

国名:البحرين(阿拉伯语简称),藤蔓造型。


创作感想

很幸运能在此次“迎亚运”非汉字与图形印作品展中获奖,应主办方雅命,就我所创作的图形印写一点感想。

在看到此次展览的征稿启事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最终选定巴林的阿拉伯语简称作为创作对象。图形印古已有之,而于我而言,以阿拉伯语创作印章尚属首次。我最初拟定以鸟虫纹饰入印,然了解到巴林的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动物形象为其宗教禁忌,遂将创作元素改为花卉枝蔓,怎样将巴林国花杜鹃花与其国名统一在篆刻语言之下,成了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杜鹃花本身没有很强的特征,因此我在设计纹样时更加偏向于具象,同时也参考了巴林国徽的纹样,使其更具有指向性。在边框的处理上,我使用了宽边的处理方式 ,将印文的灵动与边框的厚重进行中和,并适当将边框进行残破,以增加其金石趣味。综合来看,这枚印章基本达到了最初预设的效果,同时也使自己对“大印学”这一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不丹Kingdom of Bhutan


作者

王子豪Wang Zihao


创意要点

国名:འབྲུག་ཡུལ་རྒྱལ་ཁབ་(藏语)国花:蓝花绿绒蒿。


创作感想

此方印作以不丹国花-蓝花绿绒蒿为创作元素,蓝花绿绒蒿又名翠雀花,是一种高山植物,其花语为“渴望爱情”,是一种富有浪漫情怀的花卉。其花型十分独特,由数朵花簇成一个球形花序,我将蓝花绿绒蒿的花瓣形状作为外环的主体部分,且在花形内部增添了一些汉代鸟虫印章活泼意味的盘曲,以丰富其花形内部空间。内环部分则将此花名(藏语全称)进行环形处理,将不同长短的文字符号通过环绕的方式处理得更婉转圆厚,与外环部分的花形紧密相扣中心位置则用一些点状留红代替花蕊,使整方印作的图纹和文字部分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最后,我将此花的平面图案在边款部分再行刊刻,以便呈现此方印作实践过程中的创新之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柬埔寨The Kingdom of Cambodia


作者

刘川平 Liu Chuanping


创意要点

国名:(柬埔寨语),国花:稻花。


创作感想

篆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而我是一名新学员。2020年因疫情,我初次静心学习《印学史》 (沙孟海著),学习篆刻,并在方寸之间改变自己。

恰逢西泠印社发起迎接2023年在杭州召开的第十九届亚运会,以参加亚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城市)之名称、国花(市花)等为题材,进行非汉字图形印的创作,并举办世界图纹与印记:“迎亚运”非汉字与图形印作品展。积极思考,备战投稿。

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根植中国文化因素,构思“柬埔寨”篆刻印稿。

第一,根据“柬埔寨”国名文字多,布局形式以“瓦当”的初视角,来“因形布势”。第二,对重要的空间,内环以水稻花为主,以点带面,展现“柬埔寨”国花,增加对“柬埔寨”国家深一层次的了解。这样构图形成点,线,面的留红。第三,边框以甲骨文“亚”字构成,代表着第十九届亚运会的“亚洲”特性。并以朱框形成红白对比。我想,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这次“大印学”中,充分展现篆刻的形质和神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老挝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作者

徐宏波 XuHongbo


创意要点

国名:(老挝语) 首都万象之城

国花:塔树花,塔銮为其标志建筑。

以此几个元素再加之以中国篆刻传统形态及鸟虫文构成。


创作感想

老挝 一印,在2022年“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创作印谱”篆刻艺术创新第一期创作实训班时,已有了雏形。从最初的构想到最后定稿,历时近一年时间,其间数易其稿,从印面大小、边框形制、空间每个元素的安排及边款文字说明和书体,都作了反复推敲,前后刻制了五方。

图形印的创作,难在巧思与结构,尤其是外国题材,要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禁忌、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矿藏物种等等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有好的题材、佳的构思。

这次获奖于我来说仅只是一个起步,肯定存在许多瑕疵和不足,故还恳请各位方家指正。

图形印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我愿与篆刻界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对这一丰富“时代性”的篆刻印章事业做一点绵薄之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马尔代夫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作者

刘仪通 Liu Yitong


创意要点

国名:Maldives (英语),国鸟:苍鹭,国花:粉玫瑰


创作感想

2022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创作印谱”篆刻艺术创新项目第一期创作实训班的学习,受益良多。本项目以“大印学”理念为基,着眼于“世界印章史”,相对于传统印学观而言开拓了新的视野,并给当代印章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世界图纹与印记”的大印学概念中对文明交融、学科交叉有着新的要求,由于创作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极为陌生,创作时显得无从下手,选择相关素材就相对被动。对印学结构的认知还处在传统印学知识层面,这就需要打开眼界,比如去更多的了解域外印章、非传统文字印章以及印外的可用素材。进行这么一项实验性的创作并非易事,需要面对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有许多机遇。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知识储备、拓宽视野、尝试跨学科创作、提升印学技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持续学习和实践等措施,能够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以“中国印”的形式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缅甸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


作者

张宝璐Zhang Baolu


创意要点

国名:(缅语简称),国花:龙船花。


创作感想

在西泠印社《世界图纹与印记.“迎亚运”非汉字图形印作品评比》活动中,我的近作《龙船花(缅甸国花)》经我国古文字专家、印学专家和外国有关方面专家两轮评审后,被确定为入展作品并获优秀奖。与过去任何一方篆刻作品的创作相比,这方印的创作更具有挑战性。

当我选定缅甸国花作为创作题材后,搜集了多幅龙船花图片作为创作的原始素材。我对照创作要求,将球形的龙船花作了图案化处理,在花的周围配上国名 (缅甸文),完成了第一稿。( 图1-1)

第一稿虽然基本上符合这次评比对作品的最基本要求,但缺乏对图像的主体“龙船花”花名的合情合理的图像语言表达。通过对花名的分析按下列思路对初稿作出修改。首先,花名中“龙”是杭州亚运会成员国缅甸和承办国中国两国共同的文化图腾;“船”和“舟”同义,而“龙船(舟)比赛是缅中两国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于是在初稿的基础上,配上具有汉代石刻画像风格的两条龙,呈现出“二龙戏珠”的设计构思。

第二稿设计使图形印的初稿得到明显的优化。

此次参评作品是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以最能代表杭州亚运会成员国象征物的国花或其他自然或人文地理事物 (如山川,标志性建筑等)为题材的创作,其入印象征物的精神内涵必须有所体现,为达到此目的,我又思考如何对第二稿作进一步优化。经过思考,我觉得此次优化可以从国花的寓意入手。缅甸选择龙船花作为国花所赋予的寓意是“争先恐后”,它表达了缅甸人民的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为此,将印稿调整为一条龙船满载着鲜花向前腾越的画面;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印章的古意,龙身配以商周青铜器纹饰;将缅甸国名由全称改为简称。二稿修改后,印面图像更加生动和谐 。(见图1-3)至此,印面图像定稿。(图2)

边款中,国名用缅甸文字,国花名用中国的先秦文字,体现了“大印学”所倡导的”文化共融”“文明互鉴”思想。(边款见图3)

图片

( 图1-1)


图片

 (图1-2)


图片

(见图1-3)


图片

(图2)


图片

(图3)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尼泊尔Nepal


作者

李亚军 LiYajun


创意要点

国名:NEPAL (英语简称),国鸟:棕尾虹雉。


创作感想

在看到征稿内容要求以非汉字和图形的方式进行创作感觉形式很新颖,然尝试了几稿设计,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搁置了下来。我平素刻印以汉风为主,日常翻阅汉印谱较多,偶尔在读一篇中国印章史的文章时,文章内有对商朝奇文玺的介绍,以为与图形印相契合,遂翻找原印图,通过查找资料对三方玺印有了深入的了解,印稿的设计也有了整体的思路。

此印内部以尼泊尔国鸟棕尾虹雉行走的姿态,使作品具有立体动感;考虑到印面布局整体协调感的需要,以印框粗细对尼泊尔国名英文进行调整,融合进作品,使之不显得突兀,最后以青田石为载体,以其性脆的特点,求在不经意间迸裂,产生自然朴茂之感。

通过此次创作,深感对传统知识用功不足,下一步会扎根于传统,从传统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斯里兰卡

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作者

蒋超凡 JiangChaofan


创意要点

官方语言僧伽罗语:SINHALA (英语),国花:蓝色睡莲。


创作感想

于省吾《双剑誃古器物图录》著录安阳所出商代“亚形鸟印”,即是具有图纹与印记的早期印章实物。20世纪20年代至今,在四川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图案、铭文、印章,被归称为“巴蜀图语”,亦即非汉字系统的图语表现。皆揭示图纹与印记的形式具有初始的文化表意特征。

而本枚作品主要参考“巴蜀图语”、王伯敏《古肖形印臆释》、篆刻创新项目实验组前期实验作品,以平衡传统篆刻与实验创新的边界感。

印面采用非标准圆形,为三层红白相间式结构布置。外层为红白色间隔圆圈,沿用传统印制,目的在于突出中部的白色印文;印文部分为僧伽罗语SINHALA,为白文首尾回环之姿,就形于印面弧度,字母呈外长且细和内短而粗的形态内部将斯里兰卡国花“蓝色睡莲”进行符号性图像化处理置于印面正中。采用白描式朱文刻制,一则将内部莲花与僧伽罗语SINHALA进行红白、粗细、图文对比,减弱繁复的装饰性,力求单一平面的图案化;二则以瘦硬的线条与最外层红细框线质相似,使内外整体气息呼应,以白色块状撑满印面,达到饱满有力的视觉效果。

边款内容:公元五世纪初,斯里兰卡僧人昙摩抑来华。东晋大僧法显曾到狮子国,并于《佛国记》中载,两国相交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祝中斯友谊长存,癸卯二月超凡。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泰国The Kingdom ofThailand


作者

张生宗Zhang Shengzong


创意要点

取自该国镇国瑞兽和国宝-白象。及国名(泰语)。


创作感想

提起中国印章的起源,就必须说有亚形图案的“亚形玺”商玺,中国玺印篆刻艺术一开始就站在一个文化和社会制高点上:氏族图腾。

此印的创作思路正是如此。图纹正中是象形,外围的“亚”形是殷周常见的装饰图案 (有论者以为是献祭几案上的镂空纹饰)。白象指的是泰国。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因为泰国国土轮廓似大象,且出产大象,所以人们称之为“白象之国”。又泰国人将白象为圣物,严禁役使,必须虔诚供奉。印中的白象力求凝练和抽象,明确和简洁,为了减少对内纹的束缚,又采用西周青铜纹饰,松动自然,漫漶锈蚀,传达出远古的消息,显得越发朦胧和迷幻,似乎弥漫着一种神秘庄严、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威,使人望而臣服。

可以说全印留红丰硕,白象突出,气象华美圆满,图形与红底相映成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文莱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作者

周志群Zhou Zhiqun


创意要点

国名:Brunei(马来语简称)。


创作感想

在世界考古学上,一些文明古国都有玺印,商玺的出现也证明了玺印在我国早已存在。不同文明的玺印不约而同地出现,都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文字图形为凭藉的,但只有我国的玺印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奇葩独开,几千年绵延至今,期间虽有阶段性式微,但最终还是展示了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究其原因,汉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绝大部分国家的文字都是由字母组成,属表音文字,与汉字相比,其在审美上容易显得单调,如给人的空间想象力、结体的丰富性与灵活度等方面,因而在艺术创作表达上是存在一些障碍与难度的。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文明交融的时代,这样也为玺印(篆刻)艺术的拓宽壮大带来了契机。非汉字与图形印的创作与研究为中国式印章现代化提供了思路。我以为图形印创作没什么障碍,而非汉字文字印则需要仔细琢磨,琢磨如何把字母的线条与结构按篆刻的要求印化,赋予东方的哲学智慧,并基本符合习惯的识读秩序。

我创作的这方印印文是文莱的英文名Brunei。此印参以封泥,欲求浑厚古艳,注重线条粗细变化,r、e、i的块面加强了印面的对比与呼应,加上字母的组合聚散,使印面获得了更多的空间变化,这些都是为了试图打破线条与空间的单调。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叙利亚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作者

刘涛 LiuTao


创意要点

国名: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英语),国花:五叶草,融入西周铜器纹饰。


创作感想

一、印面

我平时刻大写意古玺印多一点,擅长刻此类印风,看到征稿启事时受到名家创作示范的启发,这个内容采用古玺印的形式刻制,由于单词中字母较多,在单词的字母上尽量保证不影响识读的同时又能融入古代篆刻元素,在单词中字母大小写做了明显区分,整体上采用上下两排的形式,借鉴了秦印的界格,字母排列上进行了大小不一的排列方式,穿插有变,边栏上采用左虚右实的处理方式。

二、边款

第一面款,是五叶银莲花,融入西周铜器纹饰,融入封泥形式。

第二面款,叙利亚英文单词,横向两排排列,融入古代封泥、陶印形式。

第三面款,叙利亚,文字采用秦朝小篆,仿秦印形式刻制,左侧署名刘涛仿古玺形式刻制,三面款整体以封泥形式为主要基调。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印度The Republic of India


作者

郑小康ZhengXiaokang


创意要点

国名:(印地语),国花:荷花。


创作感想

我本次的创作是以印度国花为图形思考的

在创作过程中。怎样让图形和文字完美结合,同时还要有中国印的味道,是我需要考量的重点。

为此我翻阅许多印度传统图案。印度的图案细密又繁复,华丽且明艳,很有异域特色。可篆刻是方寸间的艺术表达的过于细节和具体的话不可取,因为第一本身的承载是有限的,第二反倒会失去一种想象的美感,所以我在荷花的造型方面做了简化设计。刚好还能把印度文字盘曲环绕安排在图形印中,中国战国古玺印当中的圆形玺印也有类似的章法布局。把两国的传统元素做好结合,剩下的就是以刀情石趣完成作品了。

作品完成后,我觉得还是很满意的,既有中国古印的味道,又有一种异域风情。再结合边款内容来看,整体很和谐自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约旦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作 者

康晓盈Kang Xiaoyin


创意要点

国名:Jordan (英语简称),国鸟沙色朱雀和我国铜镜两者相结合。


创作感想

此印主要采用约旦国鸟沙色朱雀和我国铜镜、肖形印作为创作思路,将沙色朱雀放置其中,铜镜主要取法于汉朝花草铜镜,将其中的花草去掉换成肖形印,实现了铜镜与印章的结合。

铜镜主要取法于汉代草叶纹铜镜,这种花纹来源于汉代人民的日常劳作,反映了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的悠久历史。肖形印多见于汉代,印面图像有人物、鸟兽、车骑、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形象惟妙惟肖,而我亦采用了鸟兽作为此印的创作灵感,尽量追究古印中对动物造型的抽象化、概括化与简略化的手法。四周环刻了约旦的英文简称Jordan,采用了阿拉伯语特有的书法体系。半圆弧的装饰纹之间并无分割,而是采用复刻的手法将简称融入其中,增加视觉冲击力。

本次创作我严格遵守本征稿通知的各项规定,选取约旦国鸟沙色朱雀和我国铜镜两者相结合,更是希望中外元素融合的恰到好处,对我国与约旦友好往来的祝愿!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越南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作者

王众(女)Wang Zhong


创意要点

国名:Vietnam(英语简称) 国花:荷花。

 

创作感想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爱写字画画治印,三岁的我拿着刻刀刻梅花印的照片被父母珍藏至今。大学时专攻书法篆刻,每每刻章的我就像是化身一把锋利的刻刀,在古老的石头上跳舞,那种感觉妙不可言。适逢杭州亚运会的契机,刻惯了文字的我首次尝试篆刻图纹,带给我新的体会与启发。初稿设计了六七个,最后选择比较理想的越南的国花荷花寄出。荷花象征着一切美好的理想,荷花不仅深受越南人民所爱,中国人从古至今也都爱荷花。古图形玺印中就有以人物、植物、动物等装饰表现手法。我以凝练含蓄、优雅和谐的风格设计此稿。采用左右对称式,表现平等友爱之意。四层花瓣呈现波浪式,表现和谐自由之意。花蕊是人物静坐修心式,象征和平安静的社会风气。上部是越南的英文字样,就如快乐的音符一样生动活泼,体现出“亚运,亚运,杭州好运,中国好运”的主题口号。最后作为九零后的新青年,借此机会和平台,希望将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继续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篆刻传统文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题材

亚运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Hangzhou Asian Games


作者

安多民An Duomin


创意要点

取运动员跑步状作抽象图案


创作感想

印中右面是一位体育运动员,正在运动,作跑步状。左面是含义较广的抽象图案。直坚划可代表标枪、单杆、撑杆跳高的撑杆等,也可理解为田径赛起跑线,或羽毛球、乒乓球等的网线,两个弯卷的图像可理解为赛场上的风云,即“风起云涌”、“波浪壮阔”等含义,还可理解为赛场跑道上运动员飞跑引起的气流、气旋,游泳赛道中激起的浪花、水波......总之,图像越抽象,代表或包含的意义越广泛。理解程度因人而异,可以引发多种多样的联想,如热火朝天的运动赛场上那种激烈争夺、拼搏的场景,运动员们信心十足,志在必得的勇气及奋勇向上的力量等。


The end


来源:浙江大学学生书画社


图片



我的体艺生活 · 目录
上一篇浪漫印象——文琴交响乐团室内乐音乐会邀您观赏下一篇浙大夜跑|第十九期 粤韵风华,音律尽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大体育与艺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