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原创话剧《求是魂》赴京汇演
编辑:wze 日期:2013-05-04 12:12
访问次数:6551
5月3日晚,我校原创话剧《求是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厅上演。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申维辰、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基伟参加仪式并观看了首场演出。
《求是魂》是中国科协会和教育部组织的“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反映了竺可桢老校长的生平事迹和崇高风范,更饱含了浙大人对老校长竺可桢的深切怀念。对于浙大人来说,竺可桢不仅为我国气象地理学作出了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对浙江大学传播了他科学大师的科学情怀,为全校树立了不朽的求是精神。这部剧,可以说是浙大人献给竺校长的一曲礼赞。
《求是魂》话剧从竺校长的一生中截取了几个有深刻意义的横切面,包括决定出任校长、带领西迁等事件。话剧伊始便是竺可桢纠结在是否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的一幕。面对刚刚有起色的、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中国第一个气象监测站北极阁,竺可桢实在舍不得。而想到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有为青年,竺可桢最终带着一份对北极阁的眷恋,一份对国家的责任来到杭州,出任浙大校长。虽然未来艰难重重,但“若对浙江大学有所裨益,我愿全力以赴。”
很快战争打响,竺可桢校长以惊人的胆识果断带领全校师生,踏上西迁路,进行转移。他以惊人的心力带领教师们克服困难,保护着全校几百名学生。他多次登门拜访马一浮先生,请他创作校歌,最终竺可桢的耐心打动了这位许久不出山的国学大师,才有了今天浙江大学朗朗上口的校歌。而话剧的最后一幕更是感人。所有在竺可桢的生命里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他的发妻、他的朋友、他的学生,都面向观众,在向远处眺望着,似乎在努力看清楚竺可桢的身影。而站在舞台后方高台上的那位清瘦的老人,那个浙大人记忆中的竺校长,却在大家的呼喊中,带着平和的微笑,渐渐落下,淡出观众的视野,背景大大的竺老手迹“求是精神”却越发闪耀。
浙江大学自接到话剧编排任务以来,2012年1月、2月开始剧本创作前的筹备,3月份邀请了编剧、音乐、舞美等艺术指导,并汇聚校内黑白剧社、梵音剧社等学生戏剧社团的精锐力量,导演由浙大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教授桂迎担任。4月份开始剧本创作,6月中旬在全校公开选拔演员和职员,暑期进入排练阶段。9月8日、9日,《求是魂》在校内第一版试演,广泛听取意见,精心修改完成了第二版剧本,并在12月进行了首场正式演出。
剧组花了整整一个暑假时间来走访竺校长的故人,包括他的儿子竺安老先生、撰写《竺可桢传》的作者谢世俊。剧中出现的竺校长的日记,其实远不止舞台上的那么一箱。而这些堆积如山的日记,负责编剧的剧组人员都尽可能地翻过,尽可能从这些一手资料的字里行间里原原本本地还原出那个浙大人记忆中的竺校长。
剧组成员还专门拜访了浙大抗战“西迁”亲历者,听他们讲述当年浙大人在竺校长带领下于炮火中弦歌不辍,避居乡野而励志科学创新的历史。“那时的课堂连课桌椅都没有,他们拿一块木板放胸前就能当桌子。这和现在的学生生活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剧组成员很诚恳地说:“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5月4日、5月5日《求是魂》还将在北京演出两场。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2013年5月4日